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好萊塢在改變

1948年之前,票房是所有電影工作室唯一的收入來源。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後,電視機開始普及瞭,人們能足不出戶地觀看免費節目,電影市場被電視搶占,電影公司不得不尋找新的賺錢途徑| 文 ·林言名導演也心酸看到導演和制片人為瞭找投資、拉贊助而東奔西走、卑躬屈膝時,別以為他們都是菜鳥或者失敗的電影人,即使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也面臨過某部電影融資困難的情況。最近,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在給電影專業的學生演講時說,現在電影行業正面臨大洗牌,接二連三的大片票房大賣會從根本上改變好萊塢的商業模式。他認為,今後觀眾更樂意為大片支付高一些的電影票價,而那些低調的、深刻的電影則很難走上大屏幕。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介紹,要觀看新一集的《鋼鐵俠》,觀眾需要支付25美元。而他的奧斯卡獲獎影片《林肯》則隻能收到7美元的票價。這位進入電影行業至今已有40多年的世界知名大導演回憶,“在我剛開始拍電影的時候,我的電影能在院線上映一年,《ET外星人》在電影院上映瞭一年零四個月,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情況。”就在2012年,隻差一點點,他的傳記電影《林肯》就走不上大屏幕,隻能在HBO電影頻道播放。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絲毫不避諱地承認,《林肯》之所以能在院線播放,是因為他自己的工作室夢工廠同時也擁有電影院線資源。“電影行業最終要‘內爆’,或著大崩潰。到時會有三四部或者更多的‘大片’票房受到重創,隨之而來的是好萊塢電影模式的改變。”史蒂芬·斯皮爾伯格警告說。如今的觀眾有時間和金錢來選擇如何度過休息時間。電影院每兩三個月就會換一批電影。觀眾對每部電影的“熱戀期”縮短瞭很多。這種情況下,電影公司為瞭在短時間吸引更多的觀眾,越來越多地把雞蛋放在一個筐裡,“一傢電影公司更樂意投資2.5億美元拍一部大片,而不是用幾分之一的投資拍一部有趣的、深刻的電影。”好萊塢的兩位元老級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都已年過花甲,他們最近一起參加瞭某大廈的剪彩。兩名導演對電影產業未來走勢的理解很相近。喬治·盧卡斯同意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觀點。他在把二戰題材電影《紅色機尾》搬上大屏幕時也遇到過困難。喬治·盧卡斯曾拍過《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他自嘲:“你說的可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不能把他們的電影搬上大銀幕”。他預測商業電影會變得更像百老匯或倫敦西區劇院那樣的模式。“可能,將來要關掉一些中小影院,留下那些豪華的大影院。到時,看一場電影要花費觀眾50美元、100美元甚至150美元也說不定。”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例如《哭泣的遊戲》這一類的有特點的、低成本電影在好萊塢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一些能給大銀幕帶來新鮮血液的電影人也能找到投資。不過,電影業進入新世紀之後,許多美國人擔心好萊塢的未來。有人抱怨說:“好萊塢不再像過去那樣拍電影瞭。”今天的好萊塢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制作和營銷一部電影的成本在大幅上升:每部電影平均的成本是4,000萬美元。如果預計票房不能填平成本並盈利,那這部電影便無法走進電影院。美國的電影票房隻取決於電影本身的吸引力,不存在團體購票看教育電影的情況。這就能理解,為什麼《林肯》差一點就與影院失之交臂瞭。如果《林肯》與《變形金剛》、《鋼鐵俠》或者《蜘蛛俠》這些“超級英雄”撞檔,即使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也不能擔保它的票房。曾執導《西雅圖不眠夜》的女導演Lynda Obst在其著作《好萊塢不眠夜》一書中寫到,當下好萊塢的商業模式,對於那些想做出更多具有創造力的電影的制片人而言,是一個噩夢。她指出,國際大片因為投資巨大,占據瞭公司的大部分預算,搶奪瞭其他電影的生存空間。她心中的理想狀態是:利用網絡營銷減少大片的營銷費用,把錢用在對白式電影上,通過制作低成本電影實現盈利。這個願景現在看來是很難實現的,報紙上出現的新聞都是某個電影的投資打破瞭紀錄,從沒見過哪條新聞說某個電影的投資突破瞭下限。高投資的大片在票房決定一切的時代受到追捧,而那些低調的引人深思的影片可能根本無法走進電影院。喬治·盧卡斯說,“我認為《林肯》這類的電影最終將消失在大屏幕上,他們最後隻能出現在電視上。”票房隻是傳說巨大的成本壓力迫使電影公司尋求降低風險保障,已經經過驗證的“票房保障”有:高科技特效大片、“超級英雄”的續集、老電影和電視節目的重拍等等。2012年最賣座的20部美國電影中,一半屬於前傳、續集或者系列電影。電影公司的運營成本非常高,因此公司必須制作出票房熱賣的作品。說到票房,好萊塢熱愛創新,卻也懼怕創新。創新成功,一本萬利;如果創新失敗,則血本無歸。任何一傢電影公司都希望拍出《鬼影實錄》這樣超低成本卻票房不錯的電影。要知道,《鬼影實錄》最初隻在北美13座大學城的影院午夜檔播放,這個時間和地點播放的通常是大城市大影院播過一輪之後的電影。另外,發行方派拉蒙想出瞭一條營銷妙招:在網絡上讓影迷呼籲把《鬼影實錄》的上映范圍擴大。之後,《鬼影實錄》在44座城市159張銀幕上放映,票房大熱。花得多、賺得多,大制作換來高票房是現在好萊塢電影公司的戰略方針。一部電影的成本不僅僅是電影工作室公開的預算,而電影公司得到的票房收入也不是院線公開的數字。以《復仇者聯盟》為例子,電影制作預算為2.2億美元(IMDB官方數據),全球票房超過15億美元。影評人Noah Davis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電影公司公佈的制作費用是2.2億美元,但是這僅僅是制作費用。好萊塢出瞭名的不願公開實際開銷,不過可以‘安全’地估算,《復仇者聯盟》的總預算為5億美元。”這些預算都花到哪裡瞭?演員的薪水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絕不是最多的。無法確定公開的2.2億美元預算是否包括演員的薪水,通常情況下是不包括的。主演之一小羅伯特·唐尼捧回瞭5,000萬美元,但這其中一部分包含瞭電影票房的分成。其他的主演克裡斯·埃文斯、傑瑞米·雷納、塞繆爾·傑克遜、斯嘉麗·約翰遜等人的收入在200萬美元和600萬美元之間。全部加起來也不過1億美元多。一部電影昂貴的部分不是制作而是銷售,營銷預算經常是所有成本中最高的一項。試想一下,預告片在網絡、電視上播出,鋪天蓋地的廣告牌,以及主創團隊參加的節目和典禮,營銷預算是不能省的,否則其他的花費都會付諸東流。美國調查記者,曾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擔任過教授的Edward Jay Epstein在2005年的文章裡提到:“去年,電影公司平均每部電影花瞭3,900萬美元廣告和印刷品費用,但來自影院的平均票房隻有2,060萬美元。可以說,電影公司為瞭吸引觀眾花的錢比每張電影票賺的錢要多,這還不算電影的制作成本。”根據公開的數據,華納兄弟公司的電影《亞歷山大大帝》在美國的營銷成本是6,000萬美元,制作預算1.5億美元,該電影美國票房3.4億美元。那麼是不是電影公司還有近一億的收入?當然不是。如果《復仇者聯盟》花5億美元賺得15億美元,那也是一筆很不錯的買賣。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復仇者聯盟》15億票房中,有一半要分給電影院,剩下的才能落到電影公司口袋裡。倘若把版權賣到海外,那麼利潤率會更低,因為還必須承擔關稅、運輸費、海外上線費、匯率損失等等。《急速60秒》的海外票房是1.3億美元,可利潤隻有1,800萬美元。對於小制作電影而言,利潤率會更低。與電影無關的電影產業如果電影不能再依靠票房,那麼可以靠什麼賺錢呢?電影的營銷成本巨大,電影公司會更傾向於那些不太需要營銷的領域,比如電視轉播、DVD銷售或者衍生產品。曾幾何時,電影全產業鏈中最賺錢的部分是DVD銷售,最高的時候能占到總收入的一半以上。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DVD的市場空間被搶占,銷量下滑。而且,DVD的價格提不上去,試想一下,要賣多少張20美元的DVD才能賺100萬美元啊。現在,最大的收入來源是電視轉播權。關鍵的原因是,這是很省錢省事的買賣,電影公司不需支付推廣和營銷的開銷,推廣是電視臺自己的事情。電影公司隻需要跟HBO、CBS,或者其他任何頻道簽合同,允許他們播放即可。電影利潤中50%來自出售電視轉播權。電影的衍生產品如服裝、玩具、圖書等,成本低,不需要營銷,其盈利可以算是意料之外的驚喜。迪士尼主題公園就是典范,不僅門票收入可觀,商店的收入也非常可觀。迪士尼公司幾乎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於主題公園。1948年之前,票房是所有電影工作室唯一的收入來源。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後,電視機開始普及瞭,人們能足不出戶地觀看免費節目,電影市場被電視搶占,電影公司不得不尋找新的賺錢途徑。因此,電影公司也加入到傢庭娛樂中來。根據Edward Jay Epstein在2005年的統計,在2003年,電影公司80%的收入來自傢庭娛樂,比如電視和錄像。十年之後,電影公司不滿足於僅僅把電影搬上電視或者制作DVD,他們開始自己制作電視節目。美國《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的一篇文章揭露,幾乎所有大型電影公司(包括華納、迪士尼、福克斯等)的盈利,都來自其娛樂產權在世界各地的發行、冠名和特許經營收入,包括DVD、網絡播放、機上娛樂、有線電視、付費電視、遊戲、遊樂園設施、玩具等。大型電影公司還通過出售大量電影、動畫片、電視連續劇的制作權賺取利潤。目前,它們的主要盈利來自電視臺而非電影院。華納公司2012年收入中有60%來自華納兄弟電視制作公司,大熱電視劇《生活大爆炸》讓WBTV成為好萊塢大電影公司旗下最賺錢的電視臺。好萊塢的商業模式正在改變。電影公司不得不更多地依靠電視賺錢,比如轉播權或者制作電視節目。影院票房在利潤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少,迫使電影公司把錢投資到更有盈利預期的大制作電影中。可能正如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所說,以後觀眾隻能在電影院看到大片,而那些發人深省的電影隻能在電視上看瞭。難解的題目如果放棄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關稅,則德國的制造商會因產品價格上不去而“破產”;如果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關稅,則光伏發電項目會因為價格過高而“破產”。如果停止光伏發電電價補貼,則已經建成的光伏發電項目就難以為繼;如果繼續補貼,則政府要撥出大量預算並面對各種質疑,說不定政府都難以為繼| 文 ·本刊記者 朱泰提起德國,最知名的除瞭啤酒和精密機械,就是新能源瞭。在風能、太陽能、智能電網、分佈式能源等新能源相關產業中,德國的技術和應用都領先世界。保護傘下的德國太陽能截至2013年6月,德國光伏裝機容量已經超過34吉瓦,僅2012年德國太陽能新增裝機量就達到7.6吉瓦。2012年全年德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量達到180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左右。2011年,一些市場分析師曾預測,按照當時德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態勢,在2050年太陽能發電量占比可能會達到25%。德國政府設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總發電量的35%來自可再生能源,而到2050年爭取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80%。現在看來,這樣宏大的目標實現起來有一定難度。2012年7月,德國環境保護與核安全部部長Peter Altmaier宣佈,德國從現在起最遲到2018年將停止對太陽能的補貼。停止補貼的原因是德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已經失去瞭控制,遠遠超過瞭德國政府的規劃目標。即使德國的太陽能技術先進,但是光伏發電依然是昂貴的。德國的光伏產業發展大部分依靠政府的補貼,而補貼的政策來自於《可持續能源法案》。據報道,2012年光伏發電上網每千瓦時補貼0.1836歐元,而傳統能源發電成本僅為每千瓦時0.047歐元,光伏發電僅每千瓦時的補貼就是傳統發電成本的4倍。到目前為止,德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總額已超過2,000億歐元。2012年政府對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補貼總額為140億歐元,對光伏發電的補貼比重更大。自2006年以來,光伏發電的價格下降瞭50%。因為政府補貼力度大,太陽能發電的裝機量不斷增加,這也意味著政府需要拿出來的補貼也將越來越多。關於減少甚至取消太陽能發電補貼的聲音時常出現。在2010年,時任德國環境保護與核安全部部長Norbert Roettgen就曾說過,德國政府不保證當下的太陽能電價買回實施辦法會持續運作到2012年。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德國就削減瞭光伏發電補貼,在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的3個月期間,光伏發電補貼平均每月削減瞭2.5%。德國《可再生能源法案》的出臺為太陽能電池制造商提供瞭金融保障,卻也因此被詬病,理由是催生瞭大批企業的同時帶來瞭太陽能公司破產和裁員的浪潮。太陽能光伏企業正因為僧多粥少痛苦著。今年8月,德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兩傢領軍企業Gehrlicher Solar公司和Conergy公司先後提交瞭無力償債的資料。政府中的多個黨派聲稱由於政府的慷慨補貼讓太陽能光伏發展得太快,而這些補貼現在在消耗其他領域的政府預算。金融危機之後,德國雖然自身經濟狀態不錯,但是卻不得不受到其他受難的歐元區成員的拖累,德國民眾已經對救濟其他國傢公開表示不滿。太陽能補貼是政府預算中的一個重要開銷,而且照此發展下去,補貼成幾何趨勢發展,政府根本無力支付。德國總理默克爾正在為大選做準備,她承諾在9月大選後將修改可再生能源補貼。破產派對這次德國政府下定決心收回太陽能產業的保護傘,對德國太陽能企業而言不僅是晴空霹靂,更是雪上加霜。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傢太陽能大企業或者業務部門無力維持經營,宣佈破產。Gehrlicher Solar AG公司的業務范圍覆蓋瞭大部分太陽能產業鏈,不僅銷售太陽能光伏組件,還承包太陽能工程的施工。該公司2011年公佈其年收入為4.15億美元。Gehrlicher Solar申請破產的原因是一項總額1.095億美元的信貸額度被取消。Conergy曾是歐洲最大太陽能企業,卻也難以逃離破產的命運。目前,Conergy公司在法蘭克福的組件工廠生產已暫時被迫中止。根據負責Conergy資產管理的政府人員透露,Conergy與股東及政治代表的對話正在進行之中。這是Conergy公司兩次融資失敗的結果。Conergy公司融資的目的是企業戰略轉型,從市場策略轉型到專註於上下遊的太陽能項目開發和分銷。Conergy公司首席執行官Philip Comberg表示。“在過去15個月中,我們找到過兩個很有意向投資的企業,但是很遺憾沒有最終達成協議。沒有堅實的資本結構,Conergy公司很難實現原有的發展計劃。”上述兩傢企業是太陽能產業鏈中的應用端企業。在另一端,太陽能電池板的制造商也難以獲得利潤,正面臨洗牌。在中國、歐洲和美國等地,太陽能電池板制造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是產能嚴重過剩,收支不平衡:市場價過低難以拉平投資成本。僅在幾個星期前,世界領先的工業企業集團之一西門子明確表示,在過去兩年承受瞭近10億美元的損失後,不堪重負,無奈之下不得不關閉其太陽能業務部。西門子在2009年以3.7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太陽能熱電設備公司Solel Solar Systems。當時西門子發表豪言,希望能夠在太陽能熱電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各大企業紛紛投資太陽能導致市場競爭激烈,使得產品價格下滑。去年年底,西門子本想出售其太陽能業務部門,但是未找到合適買傢,隻能關閉該部門。更早一點的時候,德國知名制造業集團博世表示,計劃退出嚴重虧損的太陽能業務,因為太陽能行業的產能過剩和巨大的價格壓力使得繼續運營這項業務在經濟上已不可行。博世與西門子的做法基本相同:收購太陽能企業,而後發展壯大。與西門子的境遇也相同,博世在承受瞭巨大虧損之後不得已關閉太陽能業務部門。2008年和2009年,博世先後收購瞭德國太陽能公司Ersol與Aleo Solar,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瞭太陽能業務部,2012年虧損約10億歐元。博世集團首席執行官Volkmar Denner表示:“我們考慮瞭最新的技術進步、成本削減的可能和戰略調整,並一直在與潛在的合作夥伴談判,但仍未能為太陽能業務找到在經濟上長期可行的解決方案。”去年,德國最大、全球第四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商Q-Cells公司申請破產。Q-Cells公司在2011年虧損11億美元。Q-Cells公司可謂德國太陽能產業的基石企業之一,它的破產給德國太陽能產業蒙上一層陰影。這些大企業的退出決定讓德國光伏產業頭上的烏雲更厚瞭。由於政府補貼的減少、銷售的疲軟,以及日漸激烈的價格競爭,德國太陽能行業現在深陷困境。誰的錯2009年前後,西門子和博士紛紛投資太陽能產業,足以證明當時的產業前景很被看好。短短幾年何以讓無限風光的德國太陽能企業落得如此田地?一是政府補貼減少的內因,二是來自外部的激烈競爭。德國大型太陽能專案開發商juwi公司表示,德國上網電價補貼的削減及歐盟反傾銷調查和初步關稅帶來的太陽能組件價格的上漲,已經導致德國太陽能市場接近癱瘓。中國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占歐洲市場80%份額,如果中國“傾銷”的罪名成立並被“判刑”,歐盟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關稅將升至47.6%。這意味著光伏發電的成本將難以避免地隨之升高。德國太陽能因為政府提供的大量補貼而迅速擴張,規模壯大之後為維持其低成本就必須購買價格低廉的電池板。因此,歐盟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讓光伏發電項目商面臨危機。Gehrlicher Solar AG公司認為,歐盟委員會決定對中國光伏組件征收懲罰性反傾銷關稅,這導致“歐洲市場環境不斷惡化”,並且導致其無法按照三個月以前簽署的兩年期貸款協議擴展履行公司的商業規劃。公司首席運營官Richard Von Hehn說:“對中國光伏組件征收反傾銷關稅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甚至是對於那些請求對中國企業征收反傾銷關稅的企業來說,因為他們會摧毀整個光伏供應鏈的就業崗位。”德國政府現在是騎虎難下,左右為難。如果放棄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關稅,則德國的制造商會因產品價格上不去而“破產”;如果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關稅,則光伏發電項目會因為價格過高而“破產”。如果停止光伏發發電電價補貼,則已經建成的光伏發電項目就難以為繼;如果繼續補貼,則政府要撥出大量預算並面對各種質疑,說不定政府都難以為繼。中國和歐盟的反傾銷爭端已經在7月底達成瞭和解,這一難解的題目暫時解決。更難的是,德國政府已經下定決心切斷對太陽能發電的補貼,這道坎不知道德國太陽能產業要怎樣邁過去。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9-鳳鳴重劃區汽車貸款09/157856218.html

車貸信貸新北淡水車貸信貸汽車貸款屏東高樹汽車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方蘭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