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老重慶中藥材市場興盛史

老藥鋪一瞥資料圖片楊耀健/重慶渝北區古有好藥成貢品在老重慶的物資集散中,中藥材屬於大宗交易。史籍很早就有關於巴渝地區野生藥材的記載。《華陽國志·巴志》列舉巴國物產時提到:“其藥物之異者,有巴戟天、椒。”到唐代,重慶所屬13州向朝廷進貢,貢品清單中便列有川穹、大黃、巴豆等21種。清代藥材品種更多,乾隆《巴縣志》記載:“藥屬,花屬,其類甚廣,難以枚舉。”光緒《長壽縣志》亦雲:“藥品如薄荷、紫蘇、香附、牛膝、半夏、車前、黃精、首烏、女貞子、益母草各品,不可枚舉。”光緒《秀山縣志》稱:“厚樸、黃柏歲貨數百金,八面山產杜仲至萬斤。”清代,一些縣開始人工種植藥材。道光《綦江縣志》寫道:“前明有官於江西者攜種來,延於附裡。本藥材,不中食,故人不知貴而有賤值收諸。乾隆中忽昂貴,遂獲厚利以致富,人多植之。”民國《重修豐都縣志》記載:“黃連,藥中上品,產黃水壩,有捆載出洋者。”光緒《大寧(今巫溪)縣志》稱,當地藥農栽種黃連、杜仲,藥商常來收購。重慶因水運發達興市後,八面來風,各地藥材蜂擁而來。乾隆《巴縣志》稱:“西藥自陜甘運來”,“廣藥由長江運來”,“淮藥由河南運來”。天時地利人氣旺本地及外地藥材貨源充足,使重慶成為西部藥材批發中心,藥幫雲集。清末民初,本埠有江西臨幫、廣東廣幫、浙江浙幫、河南淮幫、陜西陜幫、湖北漢口幫和本地的川幫,統稱“藥七幫”。經過激烈商戰,川幫力克外省各幫,確立瞭霸主地位。在經濟杠桿作用下,重慶藥材市場發育最為健全,形成完整產業鏈。上傢是販運商,下傢由咀片鋪、擇藥鋪、字號、藥棧、批發商、中醫院組成。咀片鋪有仁濟、慶餘堂、天元堂、熊長泰、炳泰堂等。擇藥鋪有錫祺生、裕盛昌、德盛榮、全盛昌、興盛榮、同福源等。由擇藥鋪發展成字號的,有自立成、義和源、阿福源、裕盛昌、德盛等。藥棧有惠泰永、謙泰隆、正泰和、衡豐泰等。批發商有大道生、福源長、聚義長、祥源、同義長、怡生活、大川源等。其總數300傢左右,盛極一時。為方便裝卸藥材,藥幫店鋪主要分佈在長江邊儲奇門、羊子壩、人和灣、金紫門一帶。白天貨船如蟻,帆檣遮天;入夜笙歌不絕,通宵達旦。據知情者回憶,有的大藥商富可敵國,求田問舍,妻妾成群。西醫院進口藥品貴,但凡傢中有病人,老市民總是習慣地說:“去抓幾服藥來吃。”所謂抓藥,就是去選用中藥材。原來除正規中醫院外,藥材鋪也會聘請中醫師在堂前坐診,推銷自己的藥物。據理力爭掀風潮1929年,市藥草研究會成立,開展科研,負責人許桂林。1931年,市國藥業公會成立,首任主席許錫之,在魚市口桐君閣(000591,股吧)藥鋪辦公。藥材幫信奉孫思邈,尊為藥王,逢其生辰要齊聚藥王廟或老君洞進香。藥材幫平日議事之處,在儲奇門附近茶館內。每天上午,各傢派出得力管事到場,指導定價,調劑餘缺,拆借頭寸。1930年8月25日,儲奇門發生大火災,波及周圍三四華裡,受災民眾逾萬傢。藥材幫損失慘重,上書軍閥劉湘,請求減免稅賦。函中寫道:“焚盡藥材之精華,因之彼此牽連,藥業全趨停頓,以債務而倒閉者日必數起。”另一方面,參加投保的藥商聯合起來,向英商白理洋行索賠,將洋行圍得水泄不通。洋大班威爾遜迫於壓力,派查驗員調查損失,但每日隻查驗三五傢就要收工,數百傢藥材鋪受災,何日才能驗完?急需資金重整旗鼓的藥商們心急火燎,得知白理洋行總部代表沃爾特來渝,周懋植、朱子廉、毛言志、段裕華等人,俟其剛下輪船,就把他挾持到茶館去“吃講茶”,當面評理。接船的威爾遜護著沃爾特,威脅中藥商,聲稱這是挑起外交事端,鬧不好要動兵。不料聞訊而來的成百災民一擁而入,推的推,搡的搡,有的還大聲吼叫:“把他龜兒子拖下河去吃水!”沃爾特魂飛魄散,答應停止查驗,按保費90%賠償。踏平坎坷成大道1932年日軍挑起“一·二八”事變,因失去上海、東北市場,藥材業大受影響。重慶《四川月報》1933年第三期報道:“滬戰事起,金融周轉不靈,停貿字號接踵而至。計有興盛榮、隆記、震泰長、同福源、達利生等30餘傢。最大字號如同義長、天福同、豐蔚,亦於民國二十一年宣告歇業。”抗戰時期,日機狂轟濫炸重慶,藥材幫陷入滅頂之災,殘存者不到十銀行房貸轉貸信貸年息分之一。滇緬公路失守,西藥來源中斷,中藥材彌足珍貴。本埠藥商出自愛國熱忱,捐藥施藥,作出瞭積極貢獻。一些藥商還加工制作傳統飲片出口,換回寶貴的外匯。新中國建立,中藥材全行業接受社會主義改造,轉變為國營企業,實行統購統銷。改革開放,私商重出江湖,重慶藥材市場煥發瞭青春與活力。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12-03/160230648.html

桃園市借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方蘭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